中文简体
中文简体

新闻与观点

振兴四川出版展望 ——新华文轩何志勇董事长赴四川省出版高层次人才培训班授课

2018-12-03 10:40:52

2016年,新华文轩开启了振兴四川出版的征程。两年多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全体文轩人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振兴出版工作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成效。振兴四川出版工作是一场长跑,新时代如何深入推进振兴四川出版工作,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11月28日下午,新华文轩董事长何志勇受邀赴四川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四川省出版高层次人才培训班授课,以《振兴四川出版展望》为题,与四川出版人进行了分享交流。

何志勇董事长在交流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振兴四川出版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使命。我们四川出版人要把握文化消费模式不断升级的新趋势,积极应对出版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他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消费模式不断升级,呈现出以下四个新趋势:

一、消费层次高端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从小到大,出版发行业取得巨大进步。每年出版新版图书由1978年14987种增长到2017年的25.5万种,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图书“有没有”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随着人民群众物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和向往。我们传统的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产品与服务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新需求。新时代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需要出版业切实解决出版文化服务“好不好”的问题。

二、内容载体多样化

一部出版业的发展史,就是出版形态不断创新的历史,从古至今,铅与火、纸墨笔、声光电、0和1,极大地丰富了出版的形态,出版形态的改变带来了阅读载体的变化。图书是最古老的阅读载体之一。我们对于书的认识,就是一种关于文化的商品,既包含了书中文字图片所表达的文化内容,也是指有质量的实物本身。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内容的生产从图书实体中分离出来,很多内容可以不通过纸质图书这一形式实现生产、流通与消费。

这样一来,纸质图书独领风骚的时代已经结束,电子书、有声书、多媒体阅读产品等内容产品不断涌现,不断分流传统图书市场,传统出版业的“码洋”经济逐渐让位为“点击率”经济。

三、阅读方式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手机作为内容接收终端,内容消费模式更加多元化。一是碎片化、浅层阅读与系统化、深度阅读共存。读者传统的系统化、深度图书阅读逐渐演变为大量年轻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浅阅读,传统的报刊阅读也逐渐让位于以网络新闻等为主体的浏览式阅读。二是享受型阅读与研究型阅读并存。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专家型阅读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读者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组织更多的人群进行文化分享与互动交流,感受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体验。

四、生产消费一体化

传统出版业内部按编印发环节分工,各业务环节之间是有很清晰的界限的。出书的、印书的、卖书的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产供销平衡和图书的价值。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深度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作者、读者一体化。作为图书消费者的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信息平台,他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做图书内容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图书内容的生产,形成了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知识分享类,以天涯为代表的社区论坛类,以及在线教育平台、网络文学平台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创造模式,大大丰富了出版的内涵和外延,用户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生产者。二是出版、传播、消费一体化。借助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以起点中文网等为代表的产业链一体化新型网络出版平台崛起,作者、编辑、读者同台亮相互动,出版、传播、消费在网络平台上同步实现,对传统出版模式具有明显的替代性。

何志勇董事长指出,顺应文化消费新趋势,应对出版发展新挑战,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内容为本,融合发展” 。一方面着力加强内容建设,以高质量的内容应对出版竞争,另一方面,要树立用户思维,推动出版融合发展,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推进内容的多载体呈现,升级商业模式。

一、深入推进内容建设

深入研究出版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出版业的发展趋势,我们会发现,不管时代如何变,市场如何变,载体形式如何变,内容永远是出版业的根本。内容解决的是人们内心的焦虑和渴望问题,这也是它的永恒价值所在。内容是出版业的本质特征,在新媒体、新出版蓬勃发展的时代,内容为王仍然是出版企业的经营之道,内容质量依然决定出版物的品位和出版企业的价值。因此,着力提升出版的内容创造能力,是发展四川出版的永恒课题和正确道路。

坚持“三精”出版,打造高品质的内容以应对出版竞争。我们提出,要树立精准、精细、精品的“三精出版”发展理念,改变原来上品种、上规模的出版方式,转到注重质量效益上来,用更优秀的产品去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一是精准出版,就是供给与需求要“对得准”,通过针对性地策划选题,围绕读者需求进行精准开发,做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从而为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价值。二是精细出版,就是产品要“做得好”,改变粗放式的出版方式,建立精细化的运营机制,发扬工匠精神,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三是精品出版,就是图书要“出得精”,始终聚焦单品种图书的效益,以质量效益作为增加品种、扩大规模的前提。精品出版的实质,是在品种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资源和资金投入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着力构建以内容运营为中心的出版能力。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内容产业的规则被重新书写,内容生产模式、传播方式、消费形态等发生巨变。面对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我们出版人要敢于超越传统产业带给你的局限,加强对互联网新模式、新形态的学习,向得到、知乎、喜马拉雅FM、分答等优秀的互联网内容运营企业取经,对我们曾经熟悉的书报刊等内容产品进行重新封装、包装,建立全新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把出版业从延续几千年的出版载体上解放出来,建立以出版内容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创新出版形态,从产品经营向内容运营转变,对出版内容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求进行重新设计、包装,向用户进行精准推送,以高水平的内容运营能力吸引新一代消费者向出版回归。

二、深入推进出版融合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出版、数字阅读等对传统出版产业冲击巨大。面对史无前例的变革,四川出版要坚持出版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出版业态和商业模式的变革,通过在内容、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构建全新的竞争优势。

牢固树立用户思维,创造出版新价值。在传统出版时代,市场竞争主要在出版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展开,各家出版社根据消费人群、产品定位、产品内容特点等因素进行市场细分。今天出版社面临的竞争,不仅有出版业内部同行之间的竞争,更严峻的是来自其他行业的跨界竞争。例如,在阅读碎片化时代人们缺乏整块的阅读时间,读者希望利用日常生活中零碎的时间进行阅读,哪种产品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这种需求,帮助他们完成随时随地阅读的任务,哪种产品就会受到读者的青睐。这使得图书市场的竞争成为跨界竞争,竞争不仅在图书类产品之间展开,而且在图书产品和其他产品之间展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纸书、地铁报、户外媒体等产品都成为图书出版业的竞争产品。互联网时代是消费者主权时代,面对全新的出版竞争形势,我们要从市场定位、产品策划、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建立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用户思维,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不是从自身的出版选题出发,来进行商业模式的打造和产品的设计,将自身的商业价值建立在为用户提供价值的基础之,从容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创新出版组织形态,从“做产品”转变到“做平台。随着出版内容产销一体化时代的来临,出版内容生产平台和终端接收平台的直接对接,将改变出版形态,出版模式少环节、去中介化的步步推进,将使作为中间商角色的传统出版社有被新兴产业链边缘化的危险。因此,未来出版社在推进融合发展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从“做产品”转变到“做平台”,重构出版社与作者、读者的关系。将作者、读者聚集到自己的内容生产平台上,为作者提供市场信息收集、选题资源组织、创作环境营造、粉丝经济营销等深度服务,为读者提供出版信息、开展阅读活动、进行内容分享等深度的知识服务和相关的文化消费服务。

通过打造出版的“作者经济”与“读者经济”模式,构建起融合发展时代的全新竞争优势。目前,有些采用签约作家制的民营出版机构已经敏锐洞察这一趋势甚至为此改造整个企业战略,比如果麦文化传媒公司近两年紧紧围绕韩寒、安意如、冯唐、易中天等作者打造产品线,做深做透细分市场,品种少而销量高,大幅度提高了出版效率。

随着振兴四川出版的深入推进,我们也在思考创新出版组织形态。我们将在“赛马”的基础上,给予那些跑得快、跑得好、有团队、有能力的出版社更多的资源配置,让其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带来文轩出版整体向前。新华文轩正筹建天地出版子集团,就是要通过创新出版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一套围绕发现作者、经营作者,引进、留住、培养优秀编辑人才等出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体系,进而推动文轩出版向更高层次的出版迈进。

阅读量: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蜀ICP备16028607号-1

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蓉北商贸大道文轩路6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4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