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度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立项情况陆续发布,新华文轩共10个项目入选,数量再创近年新高,有力推动了“走出去”工作的开展。
其中,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经济:实践探索与学理解说》(俄文)《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波兰文)、四川文艺出版社《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印尼文)入选“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立项公示名单;
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经济:实践探索与学理解说》(越南文、英文)《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英文)《中国人口发展史》(德文)、四川文艺出版社《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阿拉伯文)、天地出版社《敦煌的光彩:常书鸿、池田大作对谈录》(日文)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立项公示名单;
天地出版社《悬崖村》(罗马尼亚文)入选“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
“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由中宣部批准立项,是中国出版进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项目。该工程重点支持我国出版物在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出版发行,尤其是与海外知名出版机构、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关于中国的合作项目。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实施,通过资助符合国外市场需求的外向型优秀出版物的翻译出版,力求全面、深入、客观、准确地介绍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和中国的辉煌历史。
“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由中国作家协会实施,聚焦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在内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旨在通过对该类作品外文翻译出版的支持,生动表达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情感世界和精神风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弘扬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
新华文轩一直高度重视“走出去”工作,积极参与各类重大项目申报,每年获得数十个国家级对外传播奖项。为更好申报和完成国家级项目,新华文轩从以下三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是聚焦重点产品,实现重点品种的多语种输出,打造品牌效应;二是与优势机构尤其是中央出版单位开展联合申报,进一步凸显优势互补效应;三是不断提升自身出版单位对外传播能力,做好风险管控,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类结项,保障承接国家级项目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