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省出版发行行业的龙头企业,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我国首家A+H两地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
公司A股股票简称“新华文轩”,发行价格为7.12元,本次发行9871万股,募集资金净额6.45亿元,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西部物流网络建设项目、零售门店升级拓展项目、教学云服务平台项目、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项目及ERP建设升级项目项目建设。
苦等三年,新华文轩的漫漫回归路终于修成正果。这三年中,新华文轩经历了几次A股市场IPO暂停,回归A股一度看似遥遥无期,新华文轩为何要一直执着于回归A股?
新华文轩成立于2005年6月11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新华发行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成都市华盛(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四川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辽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2007年5月30日,新华文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码为00811。成为内地第一家在港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
2010年,新华文轩以市场化方式收购了了四川出版集团所属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实现了出版发行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同年,“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1月,公司首次公布发行A股计划,期间监管层开展了号称史上最严的IPO财务大检查,IPO申请事实上停止,直至2014年1月重启。
2013年9月22日,证监会正式受理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的申请。
2014年5月5日,向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此后不断更新,期间由于A股市场遭遇股灾,证监会暂缓IPO,直到2015年年底宣布重启。
2016年7月8日,证监会核准首发申请。
2016年8月8日,新华文轩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
新华文轩坚持“精耕主业,转型发展,依托互联网和资本市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文化服务集团”的发展思路,在出版、报刊、教育服务、门店经营、电子商务、印制、物流等领域谋篇布局,实施全产业链经营。
作为四川最大的教育服务提供商,新华文轩专业负责中小学教学用书、教育信息化服务、教育装备、教育培训咨询等产品的研发组织、推广服务。“优课数字教室”、“教育服务云平台”为代表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服务产品,促进了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和均衡化发展。
新华文轩旗下有15家出版单位,包括四川人民出版社等12家图书及音像电子出版单位、读者报等13个报刊品牌,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出版物,出版影响力不断提升。
新华文轩征订渠道构建了由116个市、县(区)分公司组成的销售网络;零售渠道拥有近200家门店;商超渠道通过与沃尔玛等大型商超集团合作,在全国拥有近1000家商超书店。
营业收入:稳步上升的同时积极拓展互联网新渠道
新华文轩营业收入来自出版分部、发行分部和其他分部。出版分部涵盖了图书、期报刊、音像制品及数字产品等出版物的编辑和出版、印刷服务及纸张物资贸易服务,这部分的业务收入以教材及助学类读物为主。发行分部涵盖公司内部各渠道商品的统一采购、配送、向学生发行教材及助学类读物、出版物的零售、分销及互联网销售业务等,发行部业务以征订和零售渠道为主。其他分部则是公司在积极巩固和稳定发展出版和发行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影视投资和艺术品销售等相关业务。
从规模上看,新华文轩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13年和201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1.79%和2.36%,201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4年同期增长10.88%,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占比超97%,主营业务突出。
从结构上看,发行分部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一直在70%左右。新华文轩旗下的教育征订网络和遍布全国一线城市商超网点构建了强大的实体销售网络,使得发行收入占据较大比重。2014年由于受到电商和数字出版物的冲击,零售发行业务收益占比减少,但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销售业务占比提高100%,弥补了部分零售渠道减少的收益。
在发展出版发行主业的同时,新华文轩还涉足影视、艺术、音乐等文化娱乐行业;同时,积极开展文化“走出去”业务,推进文化与金融相结合,开展资本经营,拓展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利润情况:主营业务毛利率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版发行行业文化体制改革和重组进度不断加快,导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同时数字出版对出版发行行业实体经营网络的冲击,传统出版发行行业的经验和盈利情况均受到一定挑战。
2013年度,公司的营业利润水平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主营业务的增长、文轩商业连锁等业务减亏及公司获得的参股公司分红增加。2014年度,公司营业利润也略有增长。
新华文轩的利润增长幅度不高,但毛利率一直稳定在40%左右,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位列行列前茅,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华文轩在业务经营上专注于毛利率相对较高的出版业务和发行业务。
相比于港股和美股资本市场更加注重价值投资,看中公司的盈利能力,A股市场投机味道更浓,更加偏好题材股,一般都要靠“讲故事”来吸引投资者,因此文化传媒股一般在A股市场估值更高。同时,港股和美股市场市盈率普遍低于A股市场,2015年A股平均市盈率为17.61,而文化传媒行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通常较高,尤其是动漫游戏行业,2015年A股动漫游戏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在100左右,而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游戏公司市盈率都在10以内,不难看出,港股和美股资本市场文化传媒类公司的估值低于A股市场同类型公司。
也正是由于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两重天,作为四川省出版行业的龙头企业,新华文轩在香港并未获得太多青睐,H股股价长期低迷。但是在新华文轩提出A股上市申请期间,文化传媒板块的增长在资本市场中可谓独树一帜,文化传媒板块热度不减,对文化传媒类股票估值较高,新华文化作为一家出版媒体若能在回归A股,则能趁此时机获得我国文化传媒发展红利。同时新华文轩的回归也得到了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政策层面的推动,在新华文轩正式公告前一年,2012年3月发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写道,“积极推进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回归A股等上市融资项目”。
不仅如此,对于大型项目的资金需求也推动了新华文轩的回归。据公司最新招股说明书披露,拟将募集资金用于预计总投资额约为14.18亿元的5个项目。虽然新华文轩手中有高达20亿元的现金,但现金主要在子公司和分公司手中,他们也需要资金运营,将其用于大型投资不太现实。而在H股再融资也很麻烦,不亚于在A股上市的难度。
部分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典型案例
2012年至今,提出私有化或回归A股的文化传媒上市公司多达数十家。近几年来,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创业板的推出,降低了文化传媒公司国内上市的门槛,以及港股和美股市场和A股市场对文化传媒公司估值的天差地别让文化传媒中概股纷纷谋求回归A股,而且凭借着这几年的发展,海外上市的文化传媒公司有“业绩底气”抢滩A股市场。从整个文化传媒行业的角度来看,国内宏观经济的放缓并没有阻止文化传媒行业的高速增长;而且“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与新华文轩同时在港股和A股上市不同的是,中概股通常的做法是完成私有化后通过IPO或借壳重新在A股上市。但由于国内IPO进程缓慢以及借壳上市存在诸多政策障碍,回归A股困难重重。同时市场也对此提出了一些质疑,认为这种回归方式有较大的特殊性,境内外市场的明显价差、壳资源炒作等现象应当予以高度关注。证监会注意到市场的这些反映,正对这类企业通过IPO、并购重组回归A股市场可能引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收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
而对于新华文轩来说,在国内文化传媒产业大调整、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新华新华文轩回归A股是贯彻落实国家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振兴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指示,巩固体制、机制及产业整体优势,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建设全国一流国有控股文化传媒集团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