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锣,宣告新华文轩成功在A股上市。这是继2007年在香港H股上市之后,新华文轩又一次引发社会及资本关注。
9年前,新华文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港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9年之后,新华文轩成功回归A股,成为国内第一家“A+H”的出版传媒企业。
十年耕耘,从香港到上海。十年搏击,从H股到A股。资本洪流中,新华文轩正奋力构建起一个横跨境内外的资本运作平台。
新华文轩董事长何志勇表示:借势回归A股,新华文轩将发挥“A+H”上市优势、出版发行全产业链经营优势、数字业务领先发展优势、全国性分销网络优势和多元业务协同发展优势,精耕主业,转型发展,依托互联网和资本市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文化服务集团,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
张良
为什么要回A?
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树立四川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新标杆
“在国内文化传媒产业大调整、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新华文轩回归A股是贯彻落实国家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振兴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指示精神,巩固体制、机制及产业整体优势,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建设全国一流国有控股文化传媒集团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华文轩的主要发起人和大股东、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朱丹枫直言。资本运营作为产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出版传媒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有文化企业的资本运营越演越烈,率先改制上市的出版传媒集团,在政策推动下开展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收购,已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华文轩回归A股正是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产业的重要举措。
朱丹枫表示,作为四川省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以及全国率先实现境外上市的出版发行企业,新华文轩承载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文化企业资本化改革发展示范的重要使命。“相对于H股市场而言,A股市场整体享有更高的估值水平。新华文轩回归A股市场,不仅能为新华文轩提供新的融资平台,也为新华文轩国有资本提供了境内的估值平台,为其市值管理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与此同时,新华文轩实现A股上市后,将成为全国唯一在A+H两地资本市场同时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将树立四川省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新标杆,扩大国有文化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回A有何意义?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推进战略布局,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回归A股,对新华文轩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华文轩成立以来,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中国出版发行业排头兵、西部地区出版传媒产业领军企业、四川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多次被授予“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回归A股,将进一步提升新华文轩的综合实力。“既有利于拓宽新华文轩融资渠道,增强自身竞争优势,也有利于公司推进战略布局,提升公司整体价值。”新华文轩董事长何志勇说。
随着各省纷纷组建出版传媒集团并成功上市,新华文轩作为国内第一家率先在H股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先发优势逐步丧失,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同行业竞争加剧。“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新华文轩回归A股市场将有利于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借助规模日益扩大、制度日益完善、环境日益成熟的A股市场,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将大大增强,从而为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实现资本和资源的有效融合。”何志勇表示,回A有利于公司推进传统业务战略转型和新业务拓展的战略布局。
作为出版发行行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在港上市公司,新华文轩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稳定的客户基础。“回归A 股后,借助两地资本市场平台,新华文轩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有利于公司产品和服务向全国范围推广,形成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效互动,夯实国有资本经营的产业基础。”何志勇说,回A将稳步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回A之后怎么做?
巩固出版发行主营业务,推动主营业务的升级转型;布局大文化产业,发展资本经营
新华文轩旗下主营业务涉及出版、教育服务、零售、电子商务、印制、物流等板块。旗下15家出版单位及读者报等13个报刊品牌,打造内容产业精品力作;覆盖全省近200家零售门店、116家分公司组成的教育征订网络、遍布全国一线城市的近1000家商超网点构建了强大的实体销售网络;文轩建立了以成都、北京、无锡为基地的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为线上线下业务的高速发展提供支撑;文轩的印制业务和印刷物资销售位居西南地区龙头地位;在巩固传统出版发行领域核心优势的同时,文轩打造了文轩网、九月网及中国出版发行交易云平台,已成为全国出版物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先品牌;研发了国内领先的“优课”数字教室,打造了四川省教育资源云平台,是中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推动者。
在《招股说明书》中,新华文轩提出了这样的战略目标:“基于本公司现有H股上市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和品牌优势,积极巩固发展出版传媒主营业务,稳妥拓展其他文化产业和资本经营业务,实现实业经营和资本经营协调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一流文化传媒集团,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
在回归A股后,新华文轩将巩固出版发行主营业务,推动主营业务的升级转型。
在出版业务板块,通过出版经营机制创新,全面激发出版活力。一方面要创新内容资源获取方式,运用互联网、资本组合、对外合作、人才吸纳等方式,聚集优质内容资源,形成出版优势和品牌;另一方面,还将打破单一纸介质出版形态,以内容资源经营为核心,创新出版组织方式,按照市场需求多载体呈现、多渠道传播内容资源,打造内容资源的多方式变现能力。
教育板块是新华文轩最有竞争力的业务板块。回归A股之后,新华文轩将持续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服务业务,巩固省内教育市场绝对优势,形成在全国中小学教育服务市场的领先发展优势。
受电子商务及数字化阅读等新兴文化消费业态的冲击,传统图书零售市场增幅持续放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华文轩回A后将转变经营理念,以大数据和新媒体为手段,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型。通过控股子公司文轩商业连锁,开拓中国商超零售市场;新建文化商城、主题书店等,推进零售门店的布局、业态和经营模式升级。
新华文轩还将拓展和巩固互联网销售渠道,加强商品经营和渠道网店经营能力建设,做大做强“文轩网”;利用出版发行业务资源,吸引并大力拓展行业资源,构建面向行业全供应链环节、符合行业标准、开放的专业互联网协同服务平台。
还有一个重要方向是布局大文化产业,发展资本经营业务,分享文化产业发展成果。
新华文轩近年来在发展出版发行主业的同时,还涉足影视、艺术、音乐等文化娱乐行业;同时设立了文轩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基金、股权投资、产业投资及资产管理。
回归A股后,新华文轩将继续借力资本市场,寻求跨媒体、跨区域的联盟合作及资本运营新突破,并利用公司的相关优势,稳步拓展影视、艺术、音乐等相关大文化产业,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价值链体系。另外,在传统出版发行产业经营的基础上,将发展资本经营业务,构建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及金融投资等多种形式业务经营格局,形成短、中、长期投资项目与收益结构的合理布局和逐步完善的投融资体系。
“A股上市使新华文轩站上了‘实现使命、创造价值、成就梦想’的新平台,我们将牢牢把握好国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这个大平台,继续以‘打造精品力作、服务阅读生活、传承优秀文化’为使命,勇做出版发行业的排头兵、体制创新的探索者和产业升级的生力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塑造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品牌影响能力,以卓越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回报员工、回报社会,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何志勇说。
新华文轩大事记
1、2005年6月
关键词:成立
根据中央关于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部署,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川府函[2005]69号)批准,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华发行集团”或“发行集团”)作为主发起人,于2005年6月11日发起设立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华文轩”或“公司”。
2、2007年5月
关键词:H股上市
2007年5月30日,新华文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图书发行业零售企业。
3、2010年8月
关键词:打通出版发行产业链
2010年8月,新华文轩以市场化方式,收购四川出版集团下属15家出版单位100%股权,打通出版发行产业链,并更名为“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4、2014年5月
关键词:启动回A
2014年5月5日,新华文轩发布了最新招股书 (申报稿),欲登陆上交所主板发行不超过9871万股新股,募集资金11.8亿元投5个项目,保荐机构为中银国际。在H股上市7年之后,新华文轩开启回归A股之路。
5、2016年7月
关键词:成功回A
2016年7月8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13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这13家企业之中。至此,经过几年的努力,文轩终于即将成功回A,成为一家“A+H”的出版传媒国有文化企业。
6、2016年8月
关键词:敲锣
2016年8月8日上午,新华文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锣上市,开盘即封涨停板。
来源:四川日报 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6/08/09/2016080955458402121.htm